被边牧(边境牧羊犬)咬了之后肿了,建议尽快去医院处理! 关键原因包括:伤口感染风险、狂犬病暴露可能、肿胀可能伴随深层组织损伤等,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犬类咬伤更需重视。
1. 感染风险高,需专业清创
犬咬伤易携带细菌(如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肿胀可能提示感染扩散。自行处理难彻底清洁,医院会通过消毒、抗生素等降低化脓或败血症风险。
2. 狂犬病暴露评估不可忽视
即使边牧接种过疫苗,若无法确认其免疫状态,仍需按暴露分级处理。 肿胀伤口属于Ⅱ级或Ⅲ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拖延可能致命。
3. 肿胀或隐藏深层损伤
肿胀可能是肌肉、神经、血管受压的表现,需医生判断是否需影像检查。例如,手部咬伤易伤及肌腱,延误治疗恐影响功能。
4. 特殊人群更需警惕
儿童、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和并发症风险更高,必须就医。
总结:肿胀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及时就医能避免后续风险。 24小时内处理最佳,同时保存犬只信息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