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伤后,第一时间需立即清洗消毒伤口并就医评估狂犬病风险,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也不能大意。关键处理步骤包括:挤压排毒、15分钟以上肥皂水冲洗、碘伏消毒、避免包扎伤口,并根据咬伤程度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
-
彻底清洗伤口: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确保冲掉病毒污染的唾液和血液。若伤口较深,需扩大创面充分冲洗,切忌用嘴吸吮伤口。
-
正确消毒处理:冲洗后使用碘伏(0.025%~0.05%)或酒精反复擦拭伤口内部,抑制病毒活性。保持伤口开放,避免涂抹软膏或包扎,以利排毒。
-
分级医疗干预:轻微无出血抓伤需接种狂犬疫苗;贯穿性伤口或黏膜暴露者,须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就医时需提供宠物疫苗接种史及咬伤细节。
-
后续观察监测:即使宠物狗10日内未死亡,仍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5针或“3+1”加强方案)。特殊人群(孕妇、儿童等)应优先就医。
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能降低99%以上的狂犬病风险,但延误处置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建议养宠家庭提前熟悉附近犬伤门诊,并定期为宠物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