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咬伤后,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处理法,并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伤口暴露风险仍不可忽视,需根据咬伤程度选择是否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
紧急伤口处理
- 彻底冲洗: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深度伤口需借助注射器加压冲洗。
- 科学消毒:冲洗后使用碘伏(0.025%~0.05%)或75%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涂抹软膏,保持伤口开放。
- 挤压排毒:轻微出血时轻挤伤口周围,促进污血排出,但避免用嘴吸吮。
-
分级医疗干预
- 轻微抓咬(无出血):完成伤口处理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按“5针法”或“2-1-1”程序注射。
- 严重咬伤(贯穿伤或黏膜暴露):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中和病毒。
-
疫苗接种要点
- 时效性:首针疫苗越早越好,超24小时仍可补种,前两针剂量需加倍。
- 全程免疫:即使宠物事后无恙,也需完成全部针次(5针或4针),不可中途停止。
-
后续观察与预防
- 宠物隔离观察:咬人犬需隔离10天,若期间死亡或出现异常,立即上报疾控部门。
- 破伤风预防:深部伤口需额外接种破伤风疫苗,避免混合感染。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切勿因宠物“看似健康”而侥幸。正确处理伤口+全程免疫是唯一保命措施,就医时务必携带犬只疫苗接种记录供医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