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家狗抓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病毒和污物,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快速冲洗伤口:用20%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确保覆盖抓咬处的每个角落。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避免病毒残留。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这是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步骤。
-
消毒处理:冲洗后,用碘伏(0.025%~0.05%)或75%酒精由内向外环形消毒伤口,范围需超过伤口边缘5厘米。避免使用软膏或包扎,保持伤口开放以利于排毒。
-
就医评估:即使伤口轻微(如仅有牙印或抓痕),也需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如二级暴露需接种疫苗,三级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制定免疫方案。狂犬疫苗需按程序接种5针(0、3、7、14、28天)。
-
观察宠物状态:若狗狗10天内未出现异常(如狂躁、死亡),感染风险较低,但仍需完成疫苗接种。定期为宠物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此类风险的根本措施。
-
避免常见误区:不要挤压或缝合伤口,忌用嘴吸污血;冲洗时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以免刺激伤口。即使狗狗已接种疫苗,仍建议人接种疫苗以双重保险。
及时、科学的伤口处理能有效阻断狂犬病毒传播,切勿因宠物“熟悉”而忽视风险。若抓咬部位接近头颈部或伤势严重,必须立即就医并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