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里的狗挠伤后,消炎的最佳时机是受伤后立即处理伤口,并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需遵医嘱持续用药3-7天,严重感染则需延长至2周以上。
- 立即伤口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清除污染物,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这一步能减少细菌残留,降低感染风险。
- 评估伤口严重程度:
- 浅表挠伤:若无感染迹象(如红肿、发热),仅需局部消毒,通常3-5天可自愈。
- 较深或污染伤口:即使未感染,医生可能预防性开具3天抗生素。若已感染,需连续用药至症状消退(约7-15天)。
- 感染征兆与用药:若伤口持续肿痛、化脓或伴随发热,提示细菌感染,需立即口服抗生素。常见药物包括阿莫西林(疗程5-7天)或头孢克肟(疗程7-10天),具体遵医嘱调整。
- 辅助护理:避免抓挠、沾水,饮食清淡(忌辛辣、酒精),多吃富含蛋白质(如鸡蛋、牛奶)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愈合。
总结:消炎的关键是“早处理、早干预”。轻微挠伤可自行护理,但出现感染症状或伤口较深时,务必及时就医并规范用药,避免并发症。即使家犬接种过疫苗,挠伤后仍需警惕狂犬病风险,建议24小时内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