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挠伤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用碘伏消毒,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即使伤口轻微,狂犬病的高致死率也要求严格遵循“清洗—消毒—就医”三步原则,尤其需注意避免挤压伤口、保持创面开放,并全程记录小狗的健康状况。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层伤口需借助注射器冲洗内部。肥皂的碱性成分可破坏狂犬病毒脂膜,流动水能冲走污染物。若条件有限,瓶装水或生理盐水可作为替代,但不可省略冲洗步骤。 -
正确消毒处理
冲洗后使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土方法。碘伏对黏膜刺激性小,适合眼周等敏感部位;酒精仅用于完整皮肤消毒,不可直接接触伤口内部。 -
及时医疗干预
24小时内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会根据伤口暴露等级(Ⅰ-Ⅲ级)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头面部、多部位挠伤或免疫缺陷者需加倍重视,孕妇接种疫苗同样安全。 -
观察动物与伤情
记录小狗的疫苗接种情况及10天内健康状况,若动物死亡或出现异常需立即上报。同时监测伤口是否红肿化脓,接种疫苗期间禁酒、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发热等反应及时复诊。
预防胜于治疗,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逗弄陌生动物是关键。若遭遇挠伤,冷静处理并全程接种疫苗(通常需5针)是阻断病毒的唯一途径。任何延误都可能致命,切勿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