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伤后,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是核心处理步骤,区分暴露等级(Ⅰ/Ⅱ/Ⅲ级)决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24小时内就医评估可有效降低狂犬病风险。以下是具体应对措施:
-
伤口紧急处理
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清洗咬伤处,持续15分钟以上,深度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覆盖伤口。 -
暴露等级判断标准
- Ⅰ级:皮肤完好无破损(仅需清洗)
- Ⅱ级:皮肤破损无出血(清洗+接种疫苗)
- Ⅲ级:出血或黏膜接触(清洗+疫苗+免疫球蛋白)
-
医疗干预关键点
即使小狗接种过疫苗,也需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补打狂犬疫苗。头面部咬伤、野生动物咬伤必须24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同时需打破伤风针预防感染。 -
后续观察要点
记录咬伤日期和小狗健康状况,10日内若狗出现异常需立即加强免疫。伤口红肿发热或出现发热头痛症状需复查。
特别提示:孕妇、儿童被咬伤后处理流程与成人相同,延误处置可能引发致命风险。保持伤口开放状态更利于病毒灭活,切忌用嘴吸伤口或涂抹偏方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