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狗咬伤后是否会被感染,取决于伤口暴露程度、狗狗是否携带病原体以及及时处理措施。 虽然狂犬病是最广为人知的风险,但其他细菌感染(如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也可能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
狂犬病感染风险
只有携带狂犬病毒的狗狗才具有传染性。若咬伤后皮肤黏膜未破损(一级暴露),感染概率极低;若出血(三级暴露),需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疫苗。 -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即使狗狗健康,其口腔中的细菌(如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也可能通过舔舐或咬伤进入人体,引发局部感染甚至败血症。及时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可大幅降低风险。 -
关键处理步骤
- 冲洗消毒: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彻底清洗伤口。
- 就医评估: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抗生素。
- 观察狗狗:若狗狗10日内未出现异常,可排除狂犬病风险。
总结:被狗狗咬伤后感染风险可控,但需科学处理。无论伤口大小,清洁和医疗评估是避免严重后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