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即使皮肤未破损也需立即处理,关键要点包括彻底清洁伤口、持续观察感染迹象、及时接种疫苗。未破皮不代表绝对安全,动物唾液中的病菌仍可能通过微小擦痕或黏膜造成感染风险。
第一步:紧急冲洗消毒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5分钟,配合肥皂水或专用冲洗剂反复揉搓表面皮肤。若皮肤存在发红或轻微肿胀,建议使用碘伏消毒液覆盖接触区域,保持创面干燥并避免衣物摩擦。
第二步:感染风险评估
密切观察72小时内是否出现异常症状:
- 接触部位持续红肿热痛或出现丘疹样突起
- 体温升高至38℃以上伴随乏力头痛
- 动物出现异常攻击行为或后续死亡情况
特别注意眼部、口鼻等黏膜接触需立即就医,这类部位感染概率提升80%以上。
第三步:信息收集与上报
记录犬只特征(毛色、项圈标识)及出没区域,联系社区或物业确认犬只疫苗接种情况。若为流浪犬应向疾控中心报备,我国《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要求此类情况仍需接种疫苗。
最后提示: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可100%有效预防发病,切勿因皮肤完整而延误治疗。保持创面开放通风,48小时内避免游泳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若出现手指麻木、伤口跳痛等神经症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进行专业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