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了没破皮,若存在以下情况必须打针:无法确认狗是否接种疫苗、狗出现异常行为、咬伤部位位于头面部或黏膜附近、伤者免疫功能低下。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皮肤无破损也可能通过微小伤口感染,需结合暴露风险综合判断。
-
狗的健康状态不明是核心指标
若散养狗未接种疫苗、有流涎/攻击性等狂犬病症状,或无法追踪其健康状况(如流浪狗),即使无破皮也需立即接种疫苗。病毒可能通过唾液接触潜在微小伤口侵入。 -
特殊部位暴露需升级处理
头面部、颈部等神经密集区域被咬,或唾液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此类情况需按Ⅲ级暴露处置,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
高危人群应从严预防
儿童、孕妇、艾滋病患者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因免疫应答较弱,即使Ⅱ级暴露(无破皮但皮肤有挤压痕迹)也建议接种疫苗。 -
暴露后黄金处理流程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后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位置、动物风险等级等评估,若需接种疫苗,应在24小时内启动“5针法”或“211程序”。
提示:狂犬病潜伏期长达数月,切勿因“未破皮”侥幸延误。散养狗疫苗史常不明确,建议暴露后48小时内咨询犬伤门诊,由专业医生判定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