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挠破皮后存在感染风险(如狂犬病或细菌感染),但及时规范处理可大幅降低危害。关键措施包括:立即冲洗消毒伤口、评估狗的健康状况、24小时内就医判断是否接种疫苗,并持续观察伤口与狗的状态。
-
伤口紧急处理: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挤压伤口周围促进污血排出,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使用红药水等可能影响愈合的药剂。若出血需用无菌敷料按压止血。
-
感染风险评估:若狗未接种狂犬疫苗、行为异常(如流涎、攻击性)或无法追踪其健康状况,感染风险较高。即使狗表面健康,狂犬病毒潜伏期可能无症状,需谨慎对待。
-
医疗干预必要性: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深伤口、面部受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优先处理。破伤风疫苗也可能需补种。
-
后续观察要点:监测伤口是否红肿化脓,狗在10天内是否死亡或出现狂犬病症状。接种疫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辛辣饮食,保持伤口干燥。
提示:散养狗因活动范围大、接触源复杂,风险高于家养宠物。即使伤口轻微也不可侥幸,规范处理是预防致命疾病的关键。若对流程存疑,直接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获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