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破皮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消毒并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仍可能携带其他致病菌(如喉巴斯德氏菌),延迟处理可能导致严重感染甚至败血症。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
-
伤口紧急处理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冲洗后以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缝合,保持伤口暴露。若出血不止,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 -
暴露等级评估与医疗干预
- Ⅱ级暴露(破皮无出血):需清洗消毒并接种狂犬疫苗,通常采用“5针法”或“2-1-1”程序。
- Ⅲ级暴露(贯穿伤或黏膜接触):除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孕妇、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均需按标准流程接种,无特殊禁忌。
-
预防继发感染
家养犬口腔含多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医生可能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若伤口红肿、流脓或发热,需立即复诊。 -
观察宠物健康状况
记录犬只疫苗接种史,若10日内出现异常行为或死亡,需立即上报并加强医疗监测。
总结:破皮伤口不可轻视,及时规范处理是预防狂犬病和细菌感染的核心。即使宠物“健康”,也需完成全程疫苗接种,避免侥幸心理酿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