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破皮后,需通过"清洗伤口—评估暴露风险—接种疫苗—观察症状"四步确认安全。关键点在于:①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② 根据犬只疫苗接种史决定是否打狂犬疫苗;③ 10日观察法监测犬只健康状况。**
-
紧急处理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彻底冲掉动物唾液。浅表破损可用碘伏消毒,深伤口需到医院清创,避免缝合(除非面部或动脉出血)。 -
暴露风险分级判断
- 低风险:犬只已接种狂犬疫苗且精神正常,破损处无出血,可清洗后观察
- 高风险:未接种疫苗犬/流浪犬咬伤,或伤口位于头面部,需立即接种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
-
疫苗接种决策
即使家养犬有疫苗史,若出现以下情况仍需接种:
• 伤口靠近中枢神经(头颈、手指)
• 犬只10日内出现流涎、怕水等异常
• 无法持续观察犬只(如已走失) -
双向观察期
• 人类:接种疫苗后监测发热、伤口红肿等感染迹象
• 犬只:隔离观察10天,若健康存活则基本排除狂犬病风险
特别注意:孕妇、儿童被咬后同样适用上述流程,延迟处理可能致命。若犬只来历不明,建议按最高风险处理,狂犬病潜伏期长达数年但发病后死亡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