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抓咬后,通常需要观察伤口7-10天,重点关注红肿、化脓、发热或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若出现这些症状或犬只疑似携带狂犬病毒,需立即就医并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
伤口初步处理
-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降低感染风险。
-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过紧以保持透气。
-
关键观察期(7-10天)
- 3天内:检查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等早期感染迹象。
- 5-7天:若伤口未好转或伴随发热,需就医排查细菌感染(如破伤风)。
- 10天法则:若犬只10天后仍健康存活,狂犬病风险极低(仅适用于已知疫苗接种史的犬)。
-
高风险情况需紧急处理
- 犬只来历不明、未接种疫苗或出现异常行为(如流涎、攻击性)。
- 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狂犬病毒潜伏期更短)。
-
预防措施
- 确保家养犬定期接种狂犬疫苗。
- 避免逗弄正在进食或护崽的犬只,减少抓咬风险。
即使伤口轻微,也建议记录犬只健康状况并咨询医生,尤其儿童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