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后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即使伤口轻微或犬只接种过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效果最佳,但超过时间仍可补种。关键措施包括彻底冲洗伤口、分级评估暴露风险、全程接种疫苗,严重咬伤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
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深部伤口需灌注清洗。碘伏消毒后保持开放,避免包扎。病毒在伤口停留数日,及时处理可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
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方案
- II级暴露(无出血抓咬伤):清洗后接种疫苗,采用5针法(0/3/7/14/28天)或“2-1-1”程序(首日2针,第7/21天各1针)。
- III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加注免疫球蛋白,阻断病毒扩散至神经。
-
接种时效性与补种原则
疫苗并非24小时失效,延迟接种仍有效。若中途漏针,3-5天内可补种并顺延后续针次;超过1年需重新全程接种。孕妇、婴幼儿被咬伤同样需接种,无禁忌症。 -
犬只状态不可作为豁免依据
即使犬只接种过疫苗或看似健康,仍可能存在潜伏期病毒。狂犬病流行区(如中国)所有犬伤均建议按暴露处置,除非能10日内确认犬只存活且无异常。
总结:被大型犬咬伤后,立即行动比纠结“是否必要”更重要。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同时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干扰免疫的行为。日常应主动为宠物接种疫苗,减少人犬冲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