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应立即采取"冲洗-消毒-就医"三步应急措施,关键要防止感染和狂犬病风险。犬齿携带大量细菌和病毒,肿胀表明皮下组织已受损,必须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同时警惕化脓性感染。
- 伤口紧急处理
- 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配合肥皂水交替清洁,水流需有一定冲击力
- 碘伏或75%酒精消毒时需完全覆盖咬痕,较深伤口可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内部
- 禁止包扎或涂抹药膏,保持创面开放状态减少厌氧菌繁殖风险
- 医疗干预要点
- 立即前往犬伤门诊,医生会根据暴露等级决定免疫球蛋白注射部位
- 必须完成5针狂犬疫苗全程接种(0/3/7/14/28天方案),孕妇幼儿也需接种
- 若伤口超过1cm深或位于头面部,需同时打破伤风抗毒素
- 肿胀对症处理
- 前48小时冷敷患处(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减轻炎性渗出
-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
- 口服布洛芬等抗炎药缓解肿痛,但不可用阿司匹林(增加出血风险)
- 感染监测标准
- 肿胀持续72小时不消退或出现跳痛、发热超过38℃需复查
- 伤口渗出黄绿色脓液、周围出现红色放射状条纹时提示细菌感染
- 出现恐水、畏光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隔离并报告疾控部门
被犬咬伤后的肿胀反应是机体防御机制启动的信号,绝不能因伤口小而掉以轻心。建议记录咬人犬只特征并报告公安机关,后续10日动物观察期内保持与防疫部门联系。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