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型犬抓咬后可能引发狂犬病、破伤风、细菌感染、猫抓病及过敏反应等疾病,其中狂犬病致死率极高,需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以下为具体风险及应对措施:
-
狂犬病
- 感染原因:犬类唾液中的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皮肤侵入人体,未及时接种疫苗者感染风险极高。
- 症状表现:初期发热、伤口刺痛,后期恐水、恐风、痉挛,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 应对措施: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
- 感染原因:犬爪或口腔中的破伤风梭菌通过深部伤口繁殖,产生神经毒素。
- 症状表现:肌肉强直性收缩(如“角弓反张”)、吞咽困难,严重者窒息。
- 应对措施: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
-
细菌感染
- 常见病原体:犬类携带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巴斯德菌等可引发伤口化脓或全身感染。
- 症状表现:伤口红肿热痛、渗液,伴发热、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发展为败血症。
- 应对措施:彻底清创后使用抗生素软膏,口服广谱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猫抓病(犬源性)
- 感染原因:汉赛巴尔通体通过犬爪抓伤传播,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
- 症状表现:局部丘疹、水疱,伴随长期低热、乏力,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
- 应对措施: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治疗,辅以退热和局部护理。
-
过敏反应
- 触发因素:犬唾液中的蛋白质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或局部荨麻疹。
- 症状表现:皮肤红肿瘙痒、呼吸困难、血压骤降,需紧急救治。
- 应对措施: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
提示:被犬抓咬后需做到“一冲二消三就医”——彻底冲洗伤口、消毒杀菌、及时接种疫苗并评估感染风险。即使伤口轻微,也应密切观察2周,若出现红肿扩散、发热或神经系统异常,需立即复诊。养犬家庭建议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并修剪指甲,降低抓咬伤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