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用碘伏消毒,并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或出血不止,需尽快就医缝合处理。以下是具体自救步骤和注意事项:
-
伤口紧急处理
-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持续15分钟,降低病毒和细菌感染风险。
- 轻轻挤压伤口周围,排出可能携带病原体的血液,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
-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覆盖无菌纱布防止污染。
-
医疗干预优先级
-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即使犬只接种过疫苗,也需按“三级暴露”标准处理,第一时间接种疫苗;若无法确认犬只健康状况,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风险排查: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疫苗,需补打加强针。
- 伤口缝合评估:深度超过1厘米、面部伤口或活动性出血,需由医生判断是否缝合。
-
后续观察要点
- 记录犬只特征及主人联系方式,便于追踪其10日内健康状况(狂犬病潜伏期观察)。
- 72小时内监测伤口是否出现红肿、化脓或发热,警惕细菌感染。
- 疫苗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按时完成全部针次(通常为5针法)。
特别提示:儿童被咬后易因恐惧隐瞒伤情,家长应检查其衣物破损或皮肤淤痕。野外遭遇流浪犬袭击时,除医疗处置外还需报警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