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后若没破皮没出血,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并密切观察72小时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 虽然皮肤未破损,但犬类唾液中的细菌或病毒仍可能通过微小创口侵入,不可掉以轻心。
-
彻底清洁伤口区域
即使未见明显伤口,也要用流动清水配合肥皂(碱性环境可破坏病毒活性)反复搓洗被咬处,重点清洁可能残留唾液的皮肤褶皱或毛发覆盖部位。若条件允许,可用碘伏消毒。 -
记录犬只信息与咬伤细节
确认咬人犬只是否接种狂犬疫苗,记录其品种、主人联系方式及事发时状态(如是否主动攻击)。同时记下自己被咬的具体时间、部位,便于后续追踪。 -
72小时动态观察法
每日检查被咬部位3次以上,关注是否出现局部发热、麻木或硬块。若48小时内出现皮肤发紫、肿胀加剧,需立即就医排除厌氧菌感染风险。 -
特殊情况处理原则
若被咬部位为面部、颈部,或犬只表现出异常亢奋/流涎,建议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即使无症状也应咨询医生。
此类情况虽无需缝合包扎,但需保持伤口干燥通风,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局部充血。若7天后无任何异常可解除警戒,但未来1个月内被咬处若突发瘙痒溃烂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