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必须第一时间就医并接种疫苗。即使伤口较浅,肿胀可能暗示感染或过敏反应,若犬只疫苗接种情况不明或存在狂犬病风险,注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针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不可因症状轻微而延误治疗。
-
肿胀≠安全,感染与疾病风险并存
中型犬咬伤的肿胀可能由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或组织损伤引发,也可能伴随过敏反应。若伤口未彻底消毒,细菌可能通过血液扩散,导致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狂犬病毒潜伏期无症状但致死率100%,一旦出现恐水、怕风等神经症状则无法救治,因此暴露后疫苗注射是唯一阻断方式。 -
三类情况必须立即接种疫苗
- 伤口出血或破皮:皮肤屏障破损后病毒可直接侵入,无论犬只是否接种疫苗均需按流程注射狂犬疫苗。
- 犬只来源不明或行为异常:若犬只无主、未接种疫苗,或出现流涎、攻击性增强等异常行为,需同时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 肿胀伴随发热或化脓:提示细菌感染,需清创并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接种破伤风疫苗预防厌氧菌感染。
-
紧急处理:降低风险的关键步骤
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并开放伤口避免包扎。记录犬只特征及咬人时的状态,就医时提供信息供医生评估风险。若无法确认犬只健康,按“三级暴露”处理,即注射疫苗+免疫球蛋白。
切勿抱有侥幸心理!即使是家养犬,若未按时接种疫苗或咬人后10日内死亡,仍需补足全程疫苗。拖延处理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