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挠破皮超过一天后,需立即彻底清洁伤口、消毒处理,并根据暴露等级评估是否接种狂犬疫苗及破伤风疫苗。 即使超过24小时,及时干预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关键步骤包括伤口处理、症状观察和医疗评估。
- 彻底清洁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清除污物和病毒残留。较深伤口需用注射器深入冲洗,避免使用嘴吸或直接挤压。冲洗后用生理盐水洗净肥皂残留,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
- 消毒与包扎:使用稀释碘伏(0.025%~0.05%)或75%酒精消毒伤口,避免高浓度刺激。轻微伤口可覆盖透气敷料,每日更换;若出血或感染迹象明显,需加压包扎并就医。
- 评估疫苗接种:若犬只疫苗接种情况不明或为流浪动物,需尽快接种狂犬疫苗(5针法或“2-1-1”法)。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深伤口或污染严重者应补充破伤风疫苗。
- 密切观察症状:后续72小时内警惕红肿、化脓、发热等感染迹象,或出现恐水、畏光等狂犬病早期症状,需立即就医。即使伤口结痂,仍可能潜伏感染风险。
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处置无“安全期”,超过24小时仍应规范处理。优先联系疾控中心或急诊科,确保专业评估与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