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型犬咬破皮后,应立即前往疾控中心或犬伤门诊进行专业处置。关键风险在于狂犬病暴露和细菌感染,即使伤口轻微,也可能属于Ⅱ级暴露需接种疫苗。第一时间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是自救核心步骤,但无法替代医疗干预。
根据伤口暴露等级,处置方式不同:
- 伤口分级判定:无出血的破皮属于Ⅱ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若出血或位于头面部则升级为Ⅲ级,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专业处理流程:医疗机构会彻底清创、消毒,并评估破伤风风险。未接种疫苗的犬只或流浪犬咬伤风险更高,必须全程接种5针疫苗。
- 时效性至关重要: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超过24小时仍建议补种。家养犬即使接种过疫苗,人也需按暴露等级处置,因动物免疫保护率非100%。
预防感染的关键细节:
- 避免包扎伤口,保持开放状态降低厌氧菌感染风险。
- 儿童、孕妇接种疫苗无禁忌,免疫程序需严格遵循。
- 观察犬只10日内是否异常,但不可因此延迟初期处置。
总结:任何犬咬破皮均需专业评估,侥幸心理可能致命。规范处置可100%预防狂犬病,而自行处理可能遗漏深层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