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挠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彻底消毒并评估狂犬病风险,必要时24小时内接种疫苗。即使伤口表浅,也不可忽视潜在感染风险,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犬只或出现红肿、发热等异常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
彻底清洗伤口:用流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清除病毒和细菌。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灌注冲洗,避免残留污染物。冲洗后轻压吸干水分,勿用力擦拭。
-
规范消毒处理:选择碘伏或75%酒精从中心向外擦拭消毒,范围大于伤口面积。避免直接使用酒精涂抹创面,以免刺激或影响愈合。浅伤口可暴露保持干燥,较深伤口需无菌纱布包扎。
-
狂犬病暴露评估:无论犬只是否接种疫苗,均需就医判断风险。若犬只健康状况不明或未免疫,需按程序接种疫苗(如“5针法”或“2-1-1”程序),必要时加注免疫球蛋白。
-
感染监测与用药:观察48小时内是否出现红肿、化脓或发热。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软膏或口服药物,过敏体质需提前告知。特殊人群(孕妇、儿童等)应优先就医。
-
伤口护理禁忌:勿用牙膏、酱油等偏方污染伤口;避免沾水或剧烈活动摩擦。若包扎过紧导致肢体发紫、麻木,需重新松解。
正确处理可最大限度降低感染和狂犬病风险。日常需为宠物定期免疫,接触时避免激怒动物。若伤口持续恶化或伴随神经系统症状(如恐水、痉挛),必须立即急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