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若出现肿胀,需根据伤口暴露等级判断是否立即打针:若破皮或出血(二级/三级暴露),必须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若仅红肿无破皮(一级暴露),彻底清洗消毒即可,但需观察犬只健康状况。
-
伤口暴露等级决定处理方式
红肿伴随破皮或出血属于二级/三级暴露,病毒侵入风险高,需立即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接种疫苗。若仅红肿无破皮,可能为一级暴露,但需确认犬只接种疫苗情况,未接种者仍需谨慎评估。 -
时间紧迫性与接种原则
狂犬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24小时内是黄金窗口期。延迟接种可能导致病毒扩散,尤其头面部、手部等神经密集部位咬伤,需优先处理。 -
犬只健康状态影响决策
若犬只已接种疫苗且健康,风险较低;但若为流浪犬或免疫状态不明,即使轻微咬伤也建议接种。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不可侥幸。 -
红肿的其他可能原因
除病毒风险外,红肿可能是过敏或细菌感染所致。若红肿持续扩大、发热或化脓,需就医排查感染,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总结:安全重于侥幸,破皮必打针!及时冲洗、就医评估是关键,同时记录犬只信息供医生参考。若无法确认犬只健康,按最严标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