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出现肿胀,应优先挂急诊科或外科,若伴随发热、化脓等感染迹象需转感染科。关键处理步骤包括立即冲洗消毒伤口、评估狂犬病暴露等级、及时接种疫苗,避免因延误导致病情恶化。
-
急诊科为首选:无论伤口大小,急诊科能快速处理开放性损伤,彻底清创并判断是否需要缝合。肿胀可能是组织损伤或感染初期表现,医生会结合伤口深度决定进一步处理方案。
-
外科介入的条件:若肿胀伴随深部撕裂伤、活动受限或疑似肌腱/骨骼损伤,需外科扩创或手术修复。例如,手指、关节等部位咬伤易引发局部炎症反应,需专业清创。
-
感染科的后续作用:若肿胀持续加重并出现发热、渗液,可能需感染科干预。医生会评估狂犬病风险(尤其未接种疫苗的犬只),并开具抗生素或免疫球蛋白。
提示:肿胀是机体对创伤或感染的正常反应,但不可自行热敷或包扎。即使小型犬咬伤看似轻微,也需24小时内就医,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日常避免接触陌生犬只,被抓咬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