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破皮超过一天后,应立即彻底清洗伤口、评估暴露风险并接种狂犬疫苗(若未接种过)。 即使超过24小时,狂犬病疫苗仍有效,但需尽快补种以阻断病毒潜伏。以下是关键处理步骤:
-
伤口紧急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清除残留病毒。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避免包扎(开放伤口降低厌氧环境风险)。 -
暴露等级判定
- 破皮无出血属Ⅱ级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
- 出血或黏膜接触属Ⅲ级,需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无论犬只是否接种过疫苗,人均需按流程免疫(狂犬病致死率近100%)。
-
疫苗接种时效
疫苗首针应在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最佳,但超过一天仍可补种。采用“5针法”(0、3、7、14、28天)或“2-1-1”程序(第0天2针,7、21天各1针)。 -
十日观察法适用性
若咬人犬只存活10天以上且无异常,可考虑终止后续疫苗(但中国疾控建议全程接种更稳妥)。 -
感染迹象监测
观察伤口红肿、发热或全身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早干预可避免发病。
提示: 即使小型犬狂犬病概率较低,也切勿侥幸!流浪犬、未免疫家犬均为高风险源,暴露后必须专业处置。同时需打破伤风疫苗(若5年内未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