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破皮后,若满足以下条件可考虑不打狂犬疫苗:①确认犬只健康且半年内接种过疫苗;②伤口仅为表皮破损(Ⅰ级暴露)且及时清洗消毒;③通过“十日观察法”确认犬只10日内未发病。但需注意,若伤口出血(Ⅱ级及以上暴露)或无法追踪犬只健康状况,则必须立即接种疫苗。
小型犬咬伤后的风险等级需根据暴露程度判断。若皮肤仅轻微破皮无出血(Ⅰ级暴露),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并消毒后,可暂不接种疫苗,但需持续观察犬只状态10天。若期间犬只出现异常或死亡,需立即补种疫苗。
家养犬若来源可靠、定期接种疫苗且行为正常,传播狂犬病风险极低。但若为流浪犬或未接种疫苗的犬只,即使伤口轻微也建议接种疫苗。啮齿类宠物(如仓鼠、兔子)致伤通常无需接种,但犬科动物需谨慎评估。
伤口处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并涂抹碘伏,可降低病毒残留风险。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即使出血量少也需联合注射免疫球蛋白。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孕妇、儿童)即使轻微暴露也建议接种。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建议优先遵循“宁打勿漏”原则。仅在家养犬健康状况明确且伤口极轻微时,可结合十日观察法暂缓接种。其他情况请24小时内就医,由医生评估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