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出血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 即使是小型犬咬伤,也存在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因此不可忽视伤口处理与免疫预防。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清除残留的唾液和污物。若伤口较深,可借助注射器加压冲洗,避免用力挤压导致病毒扩散。 -
消毒与包扎
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浅表伤口可暴露保持干燥,深伤口需覆盖无菌纱布以防二次感染。避免使用创可贴密闭包扎,以免厌氧菌滋生。 -
及时接种疫苗
即使犬只接种过狂犬疫苗,被咬出血仍需在24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并按程序完成后续4针。若咬伤部位接近头面部或免疫缺陷者,需同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观察犬只健康状况
如能确认咬人犬10日内未死亡且无异常行为,可考虑终止后续疫苗注射。但若犬只失踪或无法观察,必须完成全程接种。 -
警惕感染征兆
伤口出现红肿、化脓、发热或肢体麻木时,需就医排查细菌感染或破伤风风险。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致死率近100%,早期预防是关键。
正确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手段,切勿因犬只体型小而心存侥幸。若被流浪犬或未免疫犬咬伤,务必立即就医并保留犬只信息供疾控部门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