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出血后,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消毒后加压止血,并在24小时内就医接种狂犬疫苗。即使伤口轻微,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不可心存侥幸。以下是具体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
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确保清除犬唾液残留。避免使用嘴吸伤口或涂抹软膏。 -
消毒与止血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若持续出血,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伤口原则上不包扎,保持暴露状态,除非出血严重需缝合。 -
紧急就医评估
无论宠物是否接种疫苗,均需在24小时内就医。医生会根据伤口深度、部位(如头面部或手部)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破伤风疫苗。疫苗接种程序通常为“5针法”(0、3、7、14、28天)或“2-1-1”法(0天2针,7、21天各1针)。 -
特殊人群处理
孕妇、儿童、老人及免疫缺陷者更需谨慎,接种疫苗无禁忌。若宠物为流浪犬或健康状况不明,必须全程接种疫苗并密切观察。 -
后续观察与护理
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属正常反应。若伤口出现化脓、剧痛或发热,需复诊。恢复期避免辛辣饮食,防止剧烈运动影响伤口愈合。
提示:预防胜于治疗,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逗弄陌生犬只可大幅降低风险。若遭遇攻击,保持冷静并用衣物护住头面部,减少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