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中出现热衰竭是正常现象,主要由高温高湿环境触发,及时干预可避免恶化,但需警惕发展为更严重的中暑。
雷暴雨前常伴随闷热无风的高湿度环境,人体汗液蒸发受阻,核心温度快速上升,导致电解质失衡与循环系统超负荷。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因体温调节能力弱,风险显著增加。若出现头晕、恶心、皮肤湿冷或脉搏细弱等症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盐水分,用湿毛巾降温。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湿热环境中,户外活动尽量选择清晨或雨后,穿戴透气衣物并随身携带电解质饮料。雷雨期间室内保持通风,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以防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湿热天气下人体耐受力下降,提前预防比事后处理更重要,关注气象预警并调整作息可有效降低热衰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