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脱水热是机体在严重脱水后因散热障碍引发的体温异常升高现象,属于非感染性过热而非传统发热,需及时补水纠正。 常见于婴幼儿或高温环境下水分补充不足者,体温通常为低热但持续不处理可能引发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
脱水热的本质与诱因
脱水热的核心机制是水分严重不足导致汗液蒸发减少、散热效率下降,产热大于散热引发体温升高。常见诱因包括高温环境长时间暴露、衣物过厚捂热、呕吐腹泻导致体液流失等,婴幼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更易发生。 -
与普通发热的关键区别
传统发热由致热原触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脱水热无致热原参与,是散热障碍导致的被动升温。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体温多为38℃以下,及时补液后可快速缓解。 -
紧急处理与日常预防
发现脱水热需立即松解衣物、降低环境温度,少量多次补充含电解质液体(如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日常需注意环境通风、合理增减衣物,尤其婴幼儿需以“颈背无汗、手足温暖”为参考调整穿戴。
脱水热虽非严重疾病,但延误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关键提示:任何不明原因体温升高均应先排查脱水可能,尤其是婴幼儿和高温作业者,及时干预可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