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疲劳感加重是正常现象,主要与湿度高、气压低、光照不足等因素相关。人体因代谢减缓、供氧不足、褪黑素分泌异常,易出现困倦乏力,但可通过科学调理缓解。
- 湿度影响代谢:空气湿度超70%时,汗液蒸发减慢,新陈代谢受阻,能量消耗降低,疲劳感自然增强。建议保持室内通风,使用除湿设备。
- 低气压导致缺氧:梅雨季气压下降,血液携氧能力减弱,大脑供氧不足会引发头晕、嗜睡。每日开窗半小时或进行深呼吸练习可改善。
- 光照不足扰乱生物钟:阴雨天气减少阳光照射,褪黑素分泌紊乱,易引发情绪低落和睡眠质量差。补充维生素D或使用模拟日光灯有助于调节。
- 湿气重伤脾胃:中医认为湿邪困脾,易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间接引发疲劳。饮食宜清淡,多吃薏米、山药等健脾食物,避免生冷油腻。
- 心理压力叠加:阴雨限制户外活动,社交减少易产生焦虑,进一步加重疲劳感。室内瑜伽、冥想等轻度运动可缓解情绪压力。
梅雨季疲劳虽常见,但若伴随持续头晕、关节疼痛等症状,建议就医排查贫血或慢性疾病。日常注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即可平稳度过这段“生理低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