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脱水热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常见于新生儿,主要因水分摄入不足或环境温度过高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表现为突发高热、烦躁、尿少等症状,但通常无感染迹象。
-
发生机制:冷空气环境下,若新生儿包裹过厚或水分补充不足,体表水分蒸发加快,体内水分大量流失,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无法有效散热,从而引发脱水热。
-
典型症状:体温骤升(可达39-40℃)、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烦躁哭闹,严重时可能出现前囟凹陷或体重下降,但无感染中毒表现。
-
易发条件:多见于出生后2-4天的足月儿,环境温度过高(如暖箱过热、包裹过紧)或喂养不足时更易发生。
-
应对措施:立即降低环境温度、松解衣物,少量多次补充水分或母乳,通常24小时内可自行缓解;若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就医排查其他病因。
家长无需过度恐慌,但需警惕异常症状,及时调整护理方式即可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