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伤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是最佳选择,但并非绝对期限。即使超过24小时,只要在发病前完成全程接种,仍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关键点在于:①伤口暴露等级决定处理方式;②及时清洗消毒比纠结时间更重要;③头面部咬伤需额外注射免疫球蛋白。
根据狂犬病暴露等级,处理方式分为三类:
- Ⅰ级暴露(皮肤完好):仅需清洗接触部位,无需接种疫苗。
- Ⅱ级暴露(轻微抓咬无出血):必须彻底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酒精擦拭有疼痛感即属此类。
- 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头面部伤口直接按Ⅲ级处理。
错误做法需警惕:
- 用嘴吸伤口或土方敷药,可能加重感染。
- 忽视微小伤口,病毒仍可通过破损入侵。
- 因超24小时放弃接种,狂犬病潜伏期可达数月,未发病前接种均有效。
正确急救三步:
- 冲洗: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避免包扎。
- 消毒:碘伏或酒精由内向外涂抹,开放伤口保持暴露。
- 就医:尽快至犬伤门诊评估,孕妇、儿童均可安全接种。
总结:时间紧迫性虽重要,但暴露后规范处理才是核心。无论何时被咬,立即行动比拖延风险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