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破一点小皮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 即使伤口微小、未出血,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破损皮肤侵入,而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极高。关键处理步骤包括:立即冲洗消毒伤口、24小时内接种疫苗、根据医生建议注射免疫球蛋白,任何延误都可能致命。
-
流浪狗咬伤的高风险性
流浪狗未接种疫苗且健康状况不明,携带狂犬病毒概率显著高于家养犬。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即使表皮轻微破损(如划痕、发红)也属于二级暴露,需全程接种疫苗。若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面部,还需联合免疫球蛋白局部浸润。 -
伤口处理的黄金法则
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清除80%以上病毒。禁用嘴吸、挤压或包扎伤口,避免加速病毒扩散。碘伏消毒后保持伤口开放,尽快就医评估。 -
疫苗接种的紧迫性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死亡率100%。疫苗需按“5针法”(第0/3/7/14/28天)或“4针法”(第0天2针+7/21天各1针)全程接种,首针24小时内效果最佳。孕妇、免疫缺陷者也需无条件接种。 -
破除常见误区
- “没流血不用管”:二级暴露未出血仍需疫苗。
- “家附近无门诊”:全国犬伤门诊提供24小时服务(如宁波市海曙区人民医院、桂平市人民医院等)。
- “疫苗有副作用”: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远低于发病风险。
总结:面对流浪狗咬伤,宁可过度防护也不可心存侥幸。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后,仍需观察动物10日内是否死亡(若存活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针次)。预防狂犬病,每一分钟都关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