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了之后出现肿胀,最可能感染狂犬病或细菌性感染,这两种情况都需要立即处理。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而细菌感染可能引发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以下是具体风险及应对要点:
-
狂犬病风险
病毒通过唾液传播,伤口肿胀伴随发热、恐水或躁动需高度警惕。即使狗看似健康,仍存在潜伏期带毒可能,必须24小时内接种疫苗。 -
细菌感染
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肿胀处发红、发热或流脓提示感染扩散。需彻底清创并口服抗生素,严重时需静脉用药。 -
破伤风隐患
深伤口可能感染破伤风梭菌,尤其未接种疫苗者会出现肌肉痉挛。建议受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加强防护。 -
其他罕见疾病
如钩端螺旋体病(通过尿液传播)或犬咬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可能导致肝肾损伤或败血症,需针对性检测治疗。
关键提示:肿胀持续超48小时、发热或伤口恶化应立即就医。即使伤口轻微,流浪动物咬伤也需彻底冲洗并接种狂犬疫苗,不可侥幸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