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挠破皮后身体发热,可能是伤口感染、炎症反应或狂犬病风险的信号,需立即采取三步急救措施:彻底清洗消毒伤口、接种狂犬疫苗、就医排查感染。若体温超过38.5℃,可临时服用退烧药并物理降温。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清除病毒和细菌残留,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若伤口红肿渗液,提示细菌感染,需就医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流浪狗携带病原体风险高,即使轻微抓伤也不可忽视清洁步骤。 -
狂犬病暴露风险评估与免疫
流浪狗健康状况不明,必须按三级暴露处置: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推荐“2-1-1”程序),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头面部抓伤或免疫低下者需加倍重视,延迟接种可能致命。 -
发热对症处理与监测
低热(<38.5℃)可通过温水擦浴缓解;高热或持续发热需就医排查感染源。若伴随恐水、躁动等症状,立即急诊处理。未接种疫苗者出现反复发热,需排除狂犬病早期可能。 -
后续观察与复诊
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情况,如72小时内红肿加剧或化脓,提示需升级抗感染治疗。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第0、3、7、14、28天),避免剧烈运动及饮酒影响免疫效果。
提示: 流浪动物抓伤后发热非小事,切勿依赖偏方。记录动物特征与事发地点,协助疾控部门追踪。日常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养宠家庭需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