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脱水热的关键在于科学降温与及时补水,尤其是新生儿和高温环境活动者需重点防护。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定时补充含电解质水分、避免过度包裹或暴晒等措施,可有效避免体液流失引发的体温异常升高。以下是具体方法:
- 环境降温:保持室温在22-28℃之间,避免直晒或密闭高温环境。新生儿需松解过紧衣物,成人户外活动尽量选择阴凉处,使用风扇或空调辅助降温。
- 水分补充:每小时饮用200ml左右温水,少量多次。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增加喂奶频率,母乳不足时补充代乳品或5%葡萄糖水。运动后或大量出汗时,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平衡电解质。
- 物理降温:出现发热迹象时,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散热,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皮肤。新生儿禁用退热药,补水后体温未降需及时就医。
- 观察预警信号: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烦躁不安等是脱水早期表现,需立即补水。重度脱水伴随高热、抽搐时,应紧急送医静脉补液。
- 特殊人群防护:婴幼儿、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需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外出携带便携水壶,饮食搭配西瓜、黄瓜等高水分食物辅助补水。
夏季高温或疾病发热期间,脱水热风险显著增加。养成主动饮水习惯,合理调节生活环境,便能有效预防。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