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时预防呕吐的关键在于控制体温波动、保持水分平衡和调整饮食结构。 快速降温易刺激胃肠道,引发呕吐反射,而科学降温需兼顾效率与身体耐受性,尤其需关注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以下是具体方法:
-
分阶段降温:避免体温骤降,先用温水(非冰水)擦拭腋下、颈部等大血管区域,待体温降至38.5℃以下再逐步调整降温强度。体温骤降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加重恶心感。
-
补液策略:每小时少量饮用含电解质的温水(如口服补液盐),每次50-1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胃部。若已出现呕吐,暂停进食1-2小时,但需保持水分摄入。
-
饮食调整:选择易消化的温凉流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高糖或乳制品。恢复进食后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2小时进食一次,单次量不超过半碗。
-
环境控制:保持室温25-26℃,使用风扇促进空气流通而非直吹身体。过度依赖空调可能导致寒战,反诱发呕吐。
-
药物辅助:体温超过38.5℃时,按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儿童需遵医嘱),布洛芬可能刺激胃黏膜,呕吐风险较高者慎用。
提示:若呕吐伴随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或脱水症状(如尿少、眼窝凹陷),需立即就医。日常可备退热贴、口服补液盐等应急物品,避免临时处置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