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出血后存在较高的细菌感染风险,伤口可能感染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0余种病原体,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或骨髓炎。及时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就医是降低感染的关键措施。
-
常见感染病原体:流浪狗口腔携带巴斯德菌、破伤风杆菌等致病菌,咬伤后细菌通过伤口进入血液。案例显示,患者感染喉巴斯德氏菌后未及时治疗会导致化脓性感染扩散。
-
感染症状发展:初期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6-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淋巴肿大。深部咬伤更易引发混合感染,48小时后化脓伴恶臭分泌物需警惕败血症。
-
紧急处理步骤:
- 立即挤压伤口排血,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15分钟
- 碘伏消毒后保持伤口暴露,避免包扎形成厌氧环境
- 6小时内就医注射破伤风疫苗,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
高风险人群注意事项:儿童、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者,即使轻微咬伤也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头面部咬伤要优先注射免疫球蛋白阻断细菌扩散。
被动物咬伤后72小时是抗感染黄金期,切勿因伤口小忽视处理。若出现伤口跳痛、皮肤发紫或持续高热,提示严重感染需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