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抓咬后,确认自身安全需重点关注三点: ①立即彻底清洗消毒伤口,②观察犬只状态与伤口变化,③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流浪狗携带病毒风险高,即使伤口轻微也需严格按规范处理,不可心存侥幸。
-
紧急伤口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清洗。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包扎或缝合(除非出血严重)。此步骤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是预防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
评估暴露风险等级
-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抓痕或轻微破皮):需全程接种狂犬疫苗(5针或4针程序)。
- Ⅲ级暴露(出血伤口或黏膜接触唾液):必须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
头面部伤口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一律按Ⅲ级处理。
-
追踪犬只与观察症状
若犬只10日内死亡或出现狂躁、流涎等异常,需立即加强医疗干预。自身需警惕发热、伤口麻木或恐水等症状,但潜伏期可能长达数月,绝不能以“暂无不适”判断安全。 -
疫苗接种与后续护理
疫苗需按时完成全程接种(0/3/7/14/28天),延迟可能影响效果。期间忌辛辣、酒精,避免剧烈运动。即使曾接种过疫苗,仍需加强2针。
提示: 流浪狗接触史无小事,哪怕“仅破皮”也可能致命。第一时间处理伤口并就医,才是唯一科学的保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