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预防热痉挛的关键在于及时补充含盐水分、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剧烈活动,并保持通风透气的穿着。 湿热天气易导致大量出汗,若仅补水不补盐,可能引发肌肉痉挛甚至中暑,需特别关注老人、儿童及户外工作者。
- 科学补水补盐:梅雨天湿度常超60%,出汗后应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每500ml水加1-2克盐),避免只喝纯水导致电解质失衡。绿豆汤、酸梅汤等含钾饮品也能辅助防暑。
- 调整活动时间:11:00-15:00高温时段减少外出,户外作业者需每半小时到阴凉处休息,并进行1-2周热适应训练。室内若闷热无风,建议开空调或风扇促进空气流通。
- 穿着与防护:选择浅色宽松的棉质衣物,戴透气遮阳帽。老年人切勿为省电费关闭空调,可设定26-28℃节能模式,避免环境温度超过32℃。
- 高危人群管理: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患者及肥胖者需监测血压,备藿香正气水(酒精过敏者慎用)。独居老人家属应每日探望,警惕头晕、抽搐等先兆症状。
若出现小腿或腹部肌肉痉挛,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盐水,并轻柔拉伸痉挛部位。症状持续或伴意识模糊时需紧急送医,避免发展为热射病。梅雨季防暑需兼顾“补水、补盐、补通风”,才能安全度过湿热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