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暑是全年补铁的重要时段,高温加速铁元素流失,动物肝脏、红肉、深色蔬菜等食材能高效补充铁元素。以下为七天午餐食谱,融合时令食材与铁吸收技巧,帮助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
周一:凉拌猪肝菠菜黑木耳
猪肝(高含量血红素铁)切片焯熟,搭配焯水菠菜(植物性铁)与泡发黑木耳(含铁及膳食纤维),淋蒜末香油。菠菜草酸需焯水去除,提升铁吸收率。
周二:鸭血苋菜汤面
鸭血(铁含量是猪肝3倍)切块,与苋菜(含铁及维生素C)煮汤,配荞麦面(富含B族维生素)。汤中加姜丝驱寒,适合大暑湿热天气。
周三:青椒牛肉糙米饭
牛肉(血红素铁+蛋白质)切丝与青椒(维生素C促铁吸收)爆炒,搭配糙米(含铁及锌)。牛肉提前用淀粉腌制更嫩,避免高温烹饪破坏营养。
周四:蛤蜊豆腐裙带菜汤
蛤蜊(铁、锌、硒)与嫩豆腐(植物铁+钙)、泡发裙带菜(高纤维铁源)煮汤,撒葱花提香。蛤蜊需吐沙彻底,豆腐选择北豆腐更耐煮。
周五:芝麻鸡心炒芥蓝
鸡心(动物性铁+辅酶Q10)切片与芥蓝(含铁及叶酸)清炒,出锅前撒熟芝麻(植物铁+钙)。鸡心去筋膜后口感更佳,芝麻碾碎利于营养释放。
周六:三文鱼芦笋杂粮拼盘
煎三文鱼(含铁及Omega-3)搭配焯水芦笋(铁+叶酸),配藜麦(高蛋白谷物铁)和南瓜(维生素A促铁代谢)。鱼肉表面微焦锁住汁水,保留DHA。
周日:红腰豆彩椒鸡肉沙拉
熟红腰豆(植物铁+蛋白质)与彩椒(维生素C)、鸡胸肉(低脂铁源)切丁,拌橄榄油柠檬汁。豆类提前浸泡6小时,减少胀气风险。
大暑补铁需注意动物性与植物性铁源结合,搭配维生素C提升吸收率,避免同时饮茶或咖啡。食谱兼顾清淡与营养密度,烹饪以蒸、煮、快炒为主,减少高温营养流失。餐后适量食用猕猴桃、橙子等水果,巩固补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