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但倪海厦特别强调其使用需严格遵循禁忌,否则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关键禁忌包括:误下后气不上冲者禁用、太阳病误治后坏病禁用、脉浮紧且无汗的伤寒证禁用、酒客及胃病患者禁用。以下分点详述:
-
误下后的禁忌:太阳病误用攻下法后,若患者无“气上冲”反应,说明正气已伤,不可再用桂枝汤。倪海厦指出,此时需根据脉证调整治法,如出现表寒下陷、表热下陷等变证,需改用泻心汤或陷胸汤等。
-
坏病不可用:太阳病经发汗、吐、下、温针等误治后仍不解,转为“坏病”,说明病机已变,需“随证治之”。此时桂枝汤无效,甚至可能延误治疗。
-
伤寒证禁用:脉浮紧、发热无汗属麻黄汤证,误用桂枝汤会导致血郁肌表,引发胸闷气喘。倪海厦强调,桂枝汤仅适用于“有汗、脉浮缓”的中风证。
-
酒客及胃病患者慎用:长期饮酒者胃阳不足,桂枝汤的甘温特性会加重胃湿,导致呕吐;胃溃疡或吐家(常呕吐者)服用可能引发胃出血。此类患者可考虑葛根芩连汤等替代方案。
总结:桂枝汤虽为调和营卫的良方,但必须严格辨证。倪海厦的禁忌理论提醒我们,中医用药需因人、因证而异,避免机械套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