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常表现为疲劳乏力、面色苍白、月经不调等症状,中医调理以补气养血为核心,经典方剂、药膳食疗、科学配伍是关键。以下从方剂选择、日常调理及注意事项三方面展开。
一、经典方剂推荐
- 四物汤: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四味药材,专治血虚,改善月经量少、头晕等问题。
- 归脾汤:党参、黄芪、白术搭配龙眼肉、酸枣仁,适用于气血两虚兼失眠、心悸者。
- 八珍汤:四物汤与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结合,气血双补,适合术后或产后恢复。
二、药膳食疗搭配
- 当归乌鸡汤:当归10克、黄芪15克与乌鸡同炖,补血兼增强免疫力。
- 黄芪红枣茶:黄芪20克、红枣5颗泡水代茶饮,改善气虚乏力、手脚冰凉。
- 阿胶糕:阿胶烊化后加入黑芝麻、核桃仁,滋阴补血,适合日常食用。
三、注意事项
- 体质辨识:湿热体质或感冒发热时慎用补气血药物,需中医师辨证指导。
- 调理周期:中药调理需持续1-3个月,配合饮食作息调整效果更佳。
- 配伍禁忌:避免与萝卜、浓茶同服,防止药效减弱或引发不适。
气血调理需遵循个体化原则,长期坚持方能见效。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