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腹地,与湖南省接壤但行政归属明确属鄂。历史上作为汉地九州之一的古荆州曾涵盖两湖地区,但现代荆州市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文化属性均锚定湖北,其核心城区更是楚文化发祥地和三国故事核心舞台。
从地理坐标看,荆州市介于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之间,东接武汉汉南区,西连宜昌,南滨长江与湖南岳阳相邻,北靠荆门、仙桃。全市1.41万平方公里疆域中,长江干流横贯483公里,形成天然鄂湘分界。当前行政区划下辖沙市、荆州2区,公安、江陵2县,代管松滋、石首、洪湖、监利4市,户籍代码“鄂D”进一步强化其湖北身份。
历史沿革层面,古荆州虽在《禹贡》中涵盖湘鄂两省,但自秦设南郡、汉立荆州刺史部起,治所始终在湖北境内。东晋定都江陵(今荆州区),唐代设江陵府,明清为荆州府,1996年地市合并确立现荆州市格局。作为楚国都城长达411年的纪南城遗址、现存10.5公里的明代荆州古城墙,均密集分布于湖北辖区。
文化经济联系上,荆州与湖北的融合更深。它是全省唯一同时纳入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的市州,省域定位为“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本土企业白云边、福娃等构成千亿级农产品加工集群,而“宜荆荆”都市圈战略更强化了与宜昌、荆门的省内协同。尽管与湖南岳阳、常德共享洞庭湖生态圈,但行政管理、交通枢纽(如沪蓉高速、浩吉铁路)均以湖北为轴心。
当代荆州正以“楚国故都、三国名城”的IP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区,其博物馆藏越王勾践剑、战国漆器等楚文化瑰宝,与湖南的关联更多是历史渊源而非行政隶属。对于旅行者,从武汉出发经汉宜高铁1.5小时直达荆州,比跨省至长沙更便捷——这份时空距离,恰是鄂湘两地与荆州亲疏关系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