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催熟水果的方法需根据水果特性和成熟阶段选择合适技术,以下是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常用催熟方法
-
涂布法
-
适用于果实较大、表面平整的水果,如西瓜、甜瓜、番茄等。
-
操作:将乙烯利稀释后涂抹于果实表面,或用棉球、毛笔蘸取药液涂抹果穗基部。
-
注意:需控制药液浓度(如番茄转色期使用2000-3000PPM),避免浓度过高导致果实脱落。
-
-
浸泡法
-
适用于果实较小、皮薄易吸收的水果,如荔枝、火龙果等。
-
操作:将果实完全浸泡在乙烯利溶液中,时间根据品种调整(通常5-15分钟)。
-
注意:需及时换水,避免药液浓度过高。
-
-
喷洒法
-
适用于表面不易涂抹的水果,如葡萄、甘蔗、油菜等,或需均匀处理大量果实的情况。
-
操作:用喷雾器喷洒稀释后的药液,确保果实均匀覆盖。
-
注意:避免药液接触茎叶,防止药害。
-
二、典型水果催熟案例
-
番茄催熟
-
膨大转色期:用400-500毫升/升药液涂抹果实,或浸没在2000-4000毫升/升溶液中1分钟。
-
效果:可提前5-7天成熟,不影响果实品质。
-
-
香蕉催熟
-
成熟度70%-80%时:用800-1000毫升/升药液喷洒,或浸果后置于22-26℃环境中催熟。
-
注意:高温时宜低浓度,避免脱梳。
-
-
柿子催熟
- 黄熟期:先用750-1000毫升/升浓度的药液喷施,或采摘后浸蘸2000毫升/升溶液中2-4天。
-
芒果催熟
- 成熟前:将果皮浸湿药液后摊放于20-25℃库房中,需通风保湿。
三、注意事项
-
浓度控制
-
不同水果对乙烯利浓度要求不同,需参考具体品种说明。例如,番茄转色期需2000-3000PPM,而浸果法仅需1500PPM。
-
过高浓度易导致果实脱落或品质下降。
-
-
温度管理
- 催熟时温度需控制在20-26℃,避免高温引发药害或加速成熟过度。
-
安全防护
- 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处理后及时清洗工具和衣物。
-
适用阶段
- 乙烯利可在果实未完全成熟时使用,但需避免与贮藏期农药混用,防止药效冲突。
通过合理选择催熟方法和控制参数,可有效促进水果成熟,同时保证果实品质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