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7·15”事件是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策划实施,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其本质是分裂势力对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蓄意破坏。事件后新疆依法严厉打击恐怖活动,当前社会秩序稳定,各族群众生活安宁。
-
事件背景与经过
2009年7月5日,境外“东突”势力借广东韶关“6·26”治安事件煽动暴力,组织数千名暴徒在乌鲁木齐多地同步实施打砸抢烧。暴徒袭击群众、焚烧车辆商铺、破坏公共设施,部分受害者家庭因创伤长期陷入心理困境。官方数据显示,事件导致197人死亡、331间店铺被毁,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
定性:非民族宗教问题,而是暴力犯罪
中国政府明确强调,该事件是境外指挥、境内实施的恐怖活动,目的是分裂国家。新疆长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事件后通过法律手段严惩犯罪分子,并加强反恐维稳措施,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
后续影响与恢复
事件短期内重创新疆旅游、投资及消费市场,但通过政府快速处置与社会各界努力,秩序迅速恢复。例如,乌鲁木齐主要商业区一周内复工,国家通过物资调配稳定民生。专家指出,新疆经济韧性足,长期发展未受根本动摇。 -
当前新疆现状
如今新疆社会稳定,各族群众共同维护和谐环境。受害者家属公开控诉暴行,强调珍惜现有生活。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后新疆未发生暴恐事件,反恐成果获国际认可。
总结:新疆“7·15”事件是分裂势力制造的悲剧,但新疆通过法治与团结抵御了威胁。当前的新疆安全繁荣,成为反恐与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