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得名源于其地理位置“介于巴东与巴西之间”,这一名称自民国二年(1913年)沿用至今,既延续了古巴国“巴州”的历史渊源,又突显了其作为川东北核心区域的战略地位。
-
历史沿革中的“巴”文化基因
巴中古属古巴国,东汉始置汉昌县,北魏首次设巴州,名称始终围绕“巴”字演变。清末民初行政区划调整时,因地处巴东郡(今重庆东部)与巴西郡(今阆中一带)之间,故定名“巴中”,既保留历史符号,又明确地理坐标。 -
“巴中”命名的地理与政治考量
民国初年废除州制,采用方位命名法中”二字直观反映其位于巴文化圈中心地带,同时强化了区域认同。这一命名逻辑与同期国内“汉中”“湘西”等类似,符合当时行政命名规范。 -
从巴州到巴中的现代转型
1993年撤县设地区时沿用“巴中”,2000年升格地级市后进一步巩固名称。如今,“巴中”不仅承载巴人文化、三国历史等遗产,更成为川陕革命老区的象征,名称内涵从地理标识扩展至文化经济综合体。
提示:巴中名称的演变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双重结晶,游览时可重点关注南龛石窟、米仓古道等印证“巴文化”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