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文昌发射场将迎来高密度、多任务、全链条的航天发射新纪元,全年预计执行20-30次发射任务,涵盖深空探测、空间站补给、商业卫星等关键领域。其中,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和嫦娥六号月球采样将开启中国深空探索新篇章,商业火箭首飞潮与卫星超级工厂投产更将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核心任务亮点
- 深空探测突破:5月发射的天问二号将实现近地小行星绕飞、附着及取样返回;嫦娥六号计划年底前实施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搭载4台国际载荷。
- 空间站保障:下半年择机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为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任务提供物资支持,第四批预备航天员或参与任务。
- 商业航天爆发:星云一号(一季度)、天龙三号(5月)、力箭二号(9月)等多款商业火箭首飞,朱雀三号计划完成一级回收试验,全年商业发射占比超50%。
- 卫星产能跃升:6月投产的卫星超级工厂可实现日均3颗卫星量产,支撑千帆星座(648颗)、GW星座(260颗)等组网计划密集发射。
基础设施升级
发射场二期工程已开工,新增液体火箭工位;现有工位年发射能力达16次,未来目标实现每周1发。配套星箭产业园48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超260亿元,形成“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生态闭环。
观礼与产业协同
4月长征七号甲、5月初长征五号B等任务开放公众观礼,航天主题公园建设加速推进,“航天旅游之都”定位进一步强化。
2025年文昌发射场将以“月月有发射”的节奏,巩固中国商业航天枢纽地位,同时为载人登月等远期目标奠定基础。建议关注官方动态以获取最新发射时间调整信息。